如何减少打断提升效率

去年接手一个上线小十年的系统,由于这个系统是出于上下游的中间环节(意味着会跟几乎所有系统打交道),并且存在着大量的历史包袱(意味着很多黑盒,一些奇怪的用法以及机制),导致这个系统的日常工作最为繁重。

我们面向的用户是所有的系统开发者,问题涉及各类调用问题,白名单,权限审批,机制,线上问题排查等等,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有实时反馈,这就意味着日常工作中的打断非常多,进而导致团队的效率下降,以及整体产出变少。

对此,经过近一年的优化和改进,我们已经成功地将打断减少了 90% 以上,并且确保服务质量。

以下分享一些过程中的经验

让每个人深切感受到打断

所有人都需要真切感受到被打断、拉群

  • 轮值作为接口人,不能让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单独作为这种打断的受害者,脏活累活得平摊开
  • 项目的负责人不能例外
  • 产品经理也不能例外,直接在一些接收用户的反馈

跟吃自己的狗粮类似,所有人参与到轮值中,就能覆盖到各类咨询问题的方方面面。

记录,记录,记录

轮值的助手需要记录:

  1. 用户咨询的问题
  2. 原因及解决方案
    1. 如果是操作类,做了哪些操作,操作路径是什么
    2. 如果是产品问题,应该怎么处理更好
  3. 耗时

有记录,才有统计,有统计,才能更高效直接地解决问题

我们的项目轮值经过 2 个月左右,基本已经清楚地知道所有打断的来源

统计和分类

分析所有的记录,将相同的问题汇聚计数,得到一张表格

分类:

  • 咨询类:哪些问题,出现频次,如何解决
  • 操作类:什么操作,操作的链路, 出现频次

二八定律,先处理 20% 的核心问题,解决掉 80% 的打断

处理

1. 文档体系

我们发现,虽然这个系统已经存在了小十年,但是并没有太多的文档,并且文档非最新、含糊不清。

大量的咨询原因是没有文档,或者文档看不懂, 所以我们决定重新构建文档体系,替代掉原先的文档站点。

注意:

  • 文档的目的是让所有人可达,所以优先选择所有人员可见的方式
  • 文档的编辑成本需要足够低,用户反馈-修改-生效,最好选择所见即所得的方案,例如wiki(而不是需要仓库管理-编辑-review-合并-发布才生效),低成本,高频率地持续维护
  • 文档不要啰嗦,不要歧义,信息量足
  • 有目录,有锚点,方便分享
  • 重要,容易误操作的地方一定要重点强调

之前有参考一些最佳实践,文档体系由 4 个部分组成

  • Tutorials 教程,学习相关,例如quick start/demo等
  • How-To Guides, 问题相关,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文昌塔
  • Explanation, 概念相关,用于深入理解某些概念
  • Reference, 引用相关,用于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, 例如 API 文档

而具体划分,可能还会涉及

  1. 产品介绍(能做什么,最新的动态,升级日志等等)
  2. 使用指南(产品页面功能相关的step-by-step使用指引,保姆式教学)
  3. 概念说明(概念维度的组织方式)
  4. 常见问题 FAQ (重点,所有常见问题的解答,包含一些列说明和相关文档的引用)
  5. 问题反馈

这样,文档就成了一张网,用户不管从什么页面进去,都能够找到相关的概念、背景、用法、DEMO、FAQ, 足够清晰就将用户可能的问题全部在这个阶段解决掉。

并且,在面对咨询的时候,可以通过直接扔文档链接的方式解决,无须废话。

目前大模型已经足够聪明,能够辅助解决问题,所以我们将整个文档站点喂给了大模型,问题咨询的时候直接拉机器人进群,用户发问题的时候机器人协助解答,也拦截了很大一部分问题。

2. 操作的合理性、必要性

对于操作类,我们首先评估合理性,是否有存在的必要?

例如,有一个加调用方 IP 白名单的操作类,每一个调用方都需要找过来加白,而原先的老系统也做了一个快速加白的入口,用户找过来申请加白-打开系统-完成加白,这似乎没毛病,也存在了很多年一直是这么做的。

但是这样做有意义吗? 无脑加白=没有白名单限制,后来才发现,是 N 年前的安全团队扫描推动加的,但是其实已经不需要了,形同虚设。后来直接给内网网段加白,废弃掉这个流程

同样,还有一些接口权限申请,最早可能有用,但是随着时间流逝,有些权限审批变得不再必要,所以系统上改变,非敏感的不需要审批直接通过,敏感的走自动审批流审批,而不是集中在系统开发这里进行人工审批

3. 自动化及分派

能自动化的绝不手工做,能别人做的绝不自己做

有一些操作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,但是这类操作的操作链路特别长,涉及多套系统。

我们其实是有职能类的人工助手的,但是在这个阶段他们没法做任何协助。

后来我们做了一套系统(3 人、一周),将高频的十个操作整合在一起,配合权限控制、审计,然后将这类操作直接分派给了职能化助手。

这套系统直接在前置步骤拦截了几乎所有的操作类问题, 3 人一周的成本非常划算

4. 其他系统带来的成本

我们发现有几个高频操作是其他系统带来的,他们在文档上直接指引使用者,找到我们系统的开发做一些操作、配置。

实际上这样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量,以及困扰。

所以我们最终:

  1. 写了相关明确的指引文档
  2. 在产品做了相应的快捷按钮

然后反向推这些系统的维护者改文档说明和入口,直接让用户自助解决问题。

5. FAQ

咨询中很大一部分是接口调用后的返回问题

我们直接在文档中,将所有报错返回进行枚举,并将每种报错的可能原因,排查方式明确,直接让用户通过关键字搜索就能自行排查问题

另外咨询中一部分是关于一些系统的限制配置,我们直接将代码中各类限制放到了文档中。

6. 热点问题置顶

我们发现,总是有一个问题:用户无法识别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我们系统的问题,所以总是发起咨询。

后来我们将这个做成一个专题,并且置顶,放入用户排查问题的必经链路中。


share

2181 Words

2024-08-25 10:00 +0000